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镇原县实行“六条措施”保障群众慢特病医保待遇

来源:镇原县医保局 2020.12.09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镇原县医保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医疗保障领域群众关心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解决门诊慢特病政策不清楚、办理程序复杂、报销不方便等问题为抓手,坚持“经办零距离、医保心服务”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医保慢特病“六办”措施,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向基层向群众延伸。

一是下乡进村“现场办”。镇原县人口众多,山区居住群众多,交通不便,到县城办理医保慢特病认定手续费时费力。县医保局主动出击,靶向对标,先后三批次组织30余名市县医疗专家和24名医保局干部,分赴19个乡镇和13个未脱贫村开展了医保慢特病现场筛查认定。在现场筛查的前一周,乡镇就向辖区的群众广泛宣传医保慢特病政策、所需资料和注意事项;得知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慢特病的消息后,群众激情高涨,当天早早来到乡镇政府、卫生院或村部排队等候。在认定现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提供巡回医疗车、超声机、生化分析仪、血糖仪、血压计等必要的检查设备;市县医疗专家们认真检查,现场出具检查报告单、开具诊断证明;县医保局对符合条件的现场收集资料、现场认定,对需进一步检查确诊的现场一次性告知,并反馈各乡镇政府和卫生院及时督促办理,参与筛查群众2.6万余人,现场认定慢病患者3712人。方山乡李某说:“我患慢性病多年,年年吃药报销。前几天村医告诉我的慢性病今年到期了,要在县医院检查申报,可家里活太多又走不开,我正发愁呢,你们就来村上办了,真是太方便了,医保服务越来越好了!”。

二是绿色通道“简化办”。一些脑梗塞和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长期卧病在床患者、无人照料留守老人,由于行动不便,无法办理医保慢特病手续,致使药费无法报销。对此,镇原县医保局精准施策,采取“病人不动、医生动”的办法,简化办理流程和手续,提供上门服务。先安排村医和村组干部逐户摸排,再由乡镇卫生院派出有资质的医生入户检查并拍照,现场出具包含病史、症状体征、临床表等要素的检查记录,完善其他资料后统一报县局组织专家认定。对于近两年因患医保慢特病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由负责报销的医疗机构复印住院病历,统一上报县医保局组织认定,进一步简化申报和认定程序。

三是窗口受理“长期办”。疾病每天都在发生,与之相对应的医疗保障服务一刻也不能停滞。镇原县医保局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办和政务大厅共设立了22个服务窗口,长期宣传、接受咨询医保政策并收集、受理群众慢病申报资料。群众申报慢病不用出乡,只需把资料交到乡镇卫生院,由工作人员统一上报认定,减少群众跑路。同时,经办窗口积极落实“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趟”的服务要求,当群众资料不全时,经办人员与患者互加微信好友,可以通过微信补齐申报资料,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四是入户普查“代理办”。一些群众患有医保慢性病,但不清楚政策,不知道怎样申报。镇原县医保局对症下药,积极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和公共卫生服务,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对辖区群众进行医保慢特病普查,指导办理医保慢特病,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慢病资料,代办医保慢特病认定手续。同时,组织脱贫攻坚帮扶干部,在入户帮扶过程中帮助收取户内申报资料,代办认定手续,让群众坐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五是宣传政策“引导办”。为了让群众广泛了解医保门诊慢特病政策并能享受医保待遇,精心编制印发了《镇原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有关政策告知单》10万张,详细告知了医保慢特病病种范围、报销标准、申报手续、报销程序、注意事项等政策,做到了一家一户全覆盖。同时,积极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广覆盖、不间断地在电视广播、镇原微视、乡村大喇叭、镇原医保微信公众号、乡村微信群中广泛宣传医保慢特病政策。在6月份开展的医保扶贫电话访谈工作中,为全县3717户未脱贫户、边缘户详细讲解了门诊慢特病政策,让广大群众清楚了医保慢特病是什么、怎样申报、怎样报销,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率,积极宣传引导群众享受基本医保慢特病待遇。

六是网上申请“即时办”。往年,慢特病患者当年发生的门诊医药费用,要自己先全额缴纳,等到年底一次性报销,这样就造成一些花费较大的癌症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等病人资金周转困难,影响治疗和康复。今年,镇原县医保局联系网络公司专门开发了慢特病申报和报销模块,医疗机构即时在网上进行申报,加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医保慢特病患者在县内20家公立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可实现即时结报,患者只缴纳自付部分,有效解决了患者“垫资金额大、无钱治疗”的困难,打通了慢性病待遇保障“最后一公里”。杜某是一名尿毒症透析患者,之前平均一周两次就要到平凉市医院去做透析治疗,虽然申请了医保门诊慢特病,但前期垫付费用让他的家庭不堪重负,能借的亲戚朋友已经借遍,但还因资金问题影响按期治疗,病情越来越严重;但当他了解到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可以做肾透析,而且出院就可以即时结报后,他高兴地说,国家的好政策救了我的命,感谢党!感谢政府!

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采取医保慢特病“六办”措施,全力打造“审批流程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标准化医保服务品牌,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新时代赋予了医保人新使命,我们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积极探索创新完善“六办”措施,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医保经办服务,努力把老百姓的事办实办好。这是医保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需求的医保服务体系的积极探索。

二是全面保障了参保群众慢特病待遇。采取多种途径,点面结合、纵横结合,并建立工作台账,逐人销号管理,使符合条件的参保群众基本上都申报了医保门诊慢特病。今年以来,新申报认定医保慢特病和“两病”13788人,复核历年认定在有效期内医保慢特病25939人,做到了应办尽办、应报尽报。目前,县内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医保慢特病患者9205人,一站式报销1116.69万元,其中城关镇张某在县中医院尿毒症透析治疗25次,一站式即时结报5.88万元,广大群众的医保慢特病待遇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是提升了广大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坚持医保服务永远在路上的工作理念,从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角度出发,积极落实“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一站式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等“放管服”改革措施,主动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了“垫资”“跑腿”“等待”等群众关注的医疗保障领域“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老百姓家中,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