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专区>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正宁县医疗保障局:带量采购惠民生 医保架起幸福桥 ​

来源:正宁县医疗保障局 2024.11.06
字体: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深化医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正宁县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药品耗材集采工作,切实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有效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谱好政策“五线谱”,做好沟通“交流曲”。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业务专题培训,加强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分管领导、经办人员业务培训指导,及时解决集采报量和采购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集采政策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督促各定点医疗机构定期结合临床用药等实际,组织医疗机构开展医务人员药品耗材业务培训,扩大集采政策知晓面,加强集采工作熟悉度。同时,建立药品耗材工作交流群,搭建沟通平台,及时传达国家、省、市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解答医疗机构在报量、协议量分配、签订购销合同、日常采购等各个环节涉及的疑难问题,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调好报量“准确曲”,严把集采“入口关”。报量是整个集采工作的基础,精准报量是高质量完成集采的关键环节。正宁县将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报量作为入口关严格把控,督促医疗机构以准确报量为抓手,在各批次药耗集采报量过程中,严把历史采购关、用药趋势关、临床选择关、就医需求关,积极指导督促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精准填报采购需求量,并安排专人负责审核医疗机构上报数据,确保每批次报量精准。对未按要求报量、相比历史采购量增降幅差距大未注明详细原因等情况的报量,采取退回医疗机构重报,确保报量准确,倒逼医疗机构在报量工作中“下功夫”。

弹好任务“协奏曲”,架起惠民“幸福桥”。正宁县政府将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作为医改重点任务指标抓促落实,协调建立医保、卫健、财政、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确保集采政策的有效实施。医保局作为牵头部门,严格落实“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重点抓、责任科室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积极制定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执行方案,将集采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定期考核与日常督导相结合、线上动态监测与线下跟踪评价相贯通、相关部门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并举等方式,定期通报、不定期提醒、约谈,对集采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医疗机构,督促其开展自查自纠,督促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集采政策,以长效机制推动集采工作提质增效,真正让全县群众享受质优价廉的药品,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用好考核“指挥棒”,发挥结余“激励棒”。不断健全完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考核管理等相关制度,每月结合各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数据,通过及时统计、分析,持续监测医疗机构执行国家、省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情况,实时督促医疗机构落实集采任务和使用集采资源。每年对定点医疗机构完成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约定采购量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提取的数据和考核结果,严格核算医保结余留用资金,激发各医疗机构参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积极性,鼓励医疗机构将结余留用资金用于相关人员绩效,激励其合理用药、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真正发挥结余留用资金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

经过医保部门、医疗机构的不懈努力,药品耗材价格大幅下降,药品和医用耗材线上采购率达到95%以上,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55%以上,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平均降价61%以上,84种国谈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39%以上,使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降低,医保基金支出减少,累计让利参保患者约3000万元以上,患者就医购药负担明显减轻,提高了群众的医疗保障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