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关切 精准“把脉施策” 全力提质增效——庆阳市医疗保障局以“三抓三促”行动赋能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市医疗保障局立足部门职责,聚焦民生关切,紧紧围绕医保系统“促改革、提效能、强作风、优服务、惠民生”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弘扬“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工作作风,凝心聚力全力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作为”意识,争当走在前列“排头兵”。吹响号角,打造医保业务精兵。全面强化医保干部队伍建设,6月底,全市医保系统以“岗位练兵优服务,业务比武强规范”的练兵比武活动正式启动。“练兵提能力”,市县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医保专干、村组干部等全体医保经办人员参与,重点强化医保政策法规理解运用能力、经办专业化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服务沟通协调能力,达到咨询回复及时准确、业务办理快捷高效、态度友善文明服务的工作目标。“比武树标杆”,通过理论知识测评、业务实践操作等方式,以比促练、以练促学,努力提升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确保政策准确有效落地、经办操作规范统一。划好重点,推出行风建设“二十项”。7月初,成立了庆阳市医保经办系统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全市落实医保经办系统行风建设“二十条”,涉及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服务下沉、优化服务环境、异地就医服务、优化经办流程、加强监督管理等七大方面。坚持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协同联动,全面梳理重点,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单位、明确任务时限,建立健全医保领域行风建设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实行“一把手”走流程和科室长“坐窗口”体验行动,以“清单式管理”促进经办流程优化,以“项目式推进”助力服务方式创新,以“标准化考核”推动政策落地应用。
找准“善为”路径,争当助力发展“智囊团”。大兴调研,深入群众基层一线。3月20日至22日,先后赴环县、庆城县、华池县现场调研了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信息化建设,对“三抓三促”行动和重点工作进行督导。5月份,在全市医保系统推进2023年度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年度计划,确定14个调研课题,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6月9日起,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提取数据、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县(区)医保局、乡镇政府、村组和未参保缴费农户家中,结合结对关爱行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掌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出台新策,紧盯社会民生关切。6月6日,出台庆阳市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医保倾斜政策,对民政部门认定的孤儿、特困家庭成员和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全额或定额资助,实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分段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7月1日起,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保障额度从60元提高到120元;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调整为90%,年度支付限额从30万元提高到40万元。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帮扶政策,对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实行全省统一的分类资助政策,提高部分困难群众参保缴费资助标准和救助比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在原来30种的基础上,新增重症肺炎、休克、慢性肾功能衰竭、人工关节置换术(单侧)5个病种,达到35种。
创造“有为”业绩,争当履职尽责“实干家”。一网通办,打通“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服务,扩大可备案人群范围、依托统一的线上备案渠道,实现异地就医备案“网上办”“掌上办”。经与省医保局衔接,已开通了我市所有门诊慢特病病种、职工生育住院、“双通道”管理国谈药品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截至2023年5月底,全市异地就医清算18.75万人次,清算金额3.2亿元,其中应付清算9.49万人次,清算金额2.99万元;应收清算9.26万人次,清算金额0.21亿元。目前,我市已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结率达到93%、跨省异地就医直结率达到90%以上。支付改革,“医、保、患”三方同受益。DRG支付改革以来,基本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目标,呈现出“一降两升”的良好态势,即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医疗机构平均费用下降明显,三级下降8.38%,二级下降5.48%;病案质量明显提升,分组效能评估中,整体入组率98.51%,入组率稳步提升;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二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范围有所扩大,三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普遍提升,平均住院日分别降低0.39天和0.85天,药占比两年累计下降2.08个百分点,耗材占比累计下降2.03个百分点。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